close

我小叔叔有一個常常對晚輩說的曠世名言:「早點結婚,就可以早點離婚。」

這大逆不道的說法似乎褻瀆了婚姻的神聖,但是婚姻真正的考驗卻是在日後的現實生活中,我想應該只有過來人才懂。

在婚姻中,各種關係交錯在一起,形成環環相扣的人際圈:

夫妻之間,結婚後天天在一個屋簷下過日子,才會真正了解身邊的這個人,從生活習慣、價值觀、待人處世的方式....等等。如果這時候發現難以忍受,卻也莫可奈何。

公婆之間,如果婚後跟公婆一起住,就會變成四個人的婚姻生活。同住在一起不可能無視,因此公婆可能只是單純的表達一個意見,但在心中就會變成一種干涉和壓力。

孩子之間,有人說,人生最燦爛的時候就是生小孩之前,因為你可以肆意的做自己。但是生了小孩,依且的努力和付出都是為了家庭為了孩子,絕不可能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孩子得一直顧條條,不能放著不管。


最近我遇到很多個案,對於家庭生活充滿了無奈與無力。
我自己沒有結婚,但是從我父母身上,我看到那種解也解不開的羈絆。通常我沒有辦法直接給個案甚麼樣的建議。但是我會請他們去理解自己當下的感受。所有的不快樂和憤怒都有一個背後的因素,這個因素不見得是當下的問題點,很可能是其他成長的經驗所帶來的反射,或是潛意識中深藏卻不被自我發覺的傷痛。 

這是人腦中邊緣系統的功能,引用溫佑君老師的說法:

人的情緒反應跟過往經驗與深層記憶有關,因為過往經驗形成的各種特定反應模式,儲存在大腦邊緣系統,通常不被意識察覺(哈、不記得的記憶),但卻精準主宰了我們種種情緒的觸動模式。(從小就乖巧的人,長大以後不自覺地討好所有人,每次拒絕別人時,都有說不出的難過感覺....曾經被劈腿的人,從此很難在關係中信任....)

想像一個男孩不停的被母親責備,他身體裡的細胞都會認為自己是個壞胚子,並且不斷分裂出無數個這樣的負面細胞。等到他長大了,就算表現再好、再怎麼被愛被稱讚,都難以去相信自己的好,只會覺得自己是個冒牌貨。

在模式作用的當下如果能察覺並帶進一些新鮮空氣,那就會有機會打破這些情緒模式。

當您在婚姻中遇到無法克服的狀況,或是感到無力和無奈。 
建議精油:醛類 (檸檬香桃木、檸檬細籽、檸檬香茅、檸檬尤加利、山雞椒、檸檬馬鞭草)
醛類精油是處理壓力的最佳選擇,除了可以抗菌、降低CRFF(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因子),還可以跳脫現狀和眼光,重新得到新的想法和態度。


以下的內容是2013年05月04日 鄧惠文醫師的廣播節目 "發現心關係小筆記 《三代教養》"

 這篇內容講解在婚姻關係中所發生的事件背後所隱含的各種看法和情緒,給大家參考參考。
 

 ※說出自己的感覺與表達需求

要能夠講出你真正的感覺,然後還要說出你的需要。我覺得這兩句話非常明確,但是不容易做到。

當我們在講自己的感覺的時候,有時候講的是很扭曲的,你不敢說你真正的感覺。當然要說出自己的感覺要經過修飾,很多新的觀念鼓勵人要溝通,可是我看到很多人在溝通的時候把關係弄的更糟糕,因為溝通並不是一個人自以為是的匹哩啪啦把自己要講的話講出來,而是要使用一些技巧、同理心跟對方一起把這個感覺切磋跟弄清楚。

※霸凌:

如果孩子在學校可能有被幫派威脅控制,那麼父母要介入處理的時候,小孩子不願意父母出面或者很生氣,為什麼小孩會很生氣?難道不是因為小孩非常的困擾,爸媽才要去處理嗎?

其實這裡頭的生氣有很大的部份是「恐懼」,因為每天去學校被控制的人是他,那他很怕爸媽輕舉妄動或不信任爸媽,不信任大人可以幫他解決任何問題,一旦大人知道了、輕舉妄動的時候,他的小命到底會不會不保或受到什麼樣的責難?

所以在幫孩子處理這個問題的時候,遇到最大的挑戰是親子之間的溝通基礎好不好?跟小孩的關係,能不能讓小孩能夠坦承的表達他的意見?小孩能告訴你他對這個事情的了解與細節,所以你這樣子去辦(介入)是不行的,他們幫派會這樣那樣對他。

很多的父母親從來沒有跟小孩聊天的習慣,所以要辦一件事的時候也是自以為是的去辦,結果反而更造成了小孩的困擾。所以,這是考驗父母跟孩子之間如何有效溝通跟一起解決問題的能力。

※容許小孩說出他的害怕:

這一點的挑戰性在於「小孩真正的害怕也是大人的害怕。」那種時候時候大人通常都是不願意談的,但小孩會被放在完全的孤獨當中。例如小孩訴說著在學習方面的挫折,深怕自己無法像哥哥姐姐那樣讀到大學、研究所,深怕自己無法完全學業,將來找不到工作。其實小孩子說出這樣害怕的感覺的時候,爸媽通常就會說:『與其在這邊胡思亂想,不如趕快去唸書』為什麼?因為爸媽自己內心也害怕他自己的小孩以後書真的沒有辦法唸上去。

所以這個時候小孩子會在爸媽的反應當中肯定了他的害怕是對的,因為小孩會OS「大人沒辦法談耶,他們一定跟我一樣害怕,甚至比我還要更怕,我還怕的不夠」所以這時小孩就會更怕。

或者說小孩晚上不敢睡覺,覺得房間裡有鬼,那大人就會說:『胡說八道』因為你拒絕跟小孩談,就是肯定有鬼的存在。

※總結

為什麼我們會說教養孩子牽扯到長輩?這絕對不只是因為說我們的文化當中很多人是有工作的父母需要靠到上一輩的來幫忙,其實在心理上,我們人在生了小孩之後、當了父母之後,內心其實是會被擾動的。


如果說你是屬於失落型的小孩,從小從父母那邊沒有得到很多的愛,你有失落的話,自己在做了父母後,一邊疼自己的小孩可以疼的很好,一邊又會被喚醒說以前小時候都沒有得到,然後我現在一直掏一直掏,可是小孩不是隨時都是天使,有時候也會蠻麻煩的,會考驗大人的耐心。那當你很忙或不舒服時,小孩又虛索無度時,很容易你會感覺到自己是不夠的,這時候就會想起來你的父母好像沒那麼用心的為你做那麼多事情,萬一這時候父母還要來指責你教導小孩無方,那個火就會一整個捲上來,開始會想跟爸媽計較,甚至有些會說:『你說我對小孩不夠有耐心,我已經比當年你對我的方式多一百倍了好不好?』那這是失落的部份,我們自己要去處理的課題。

另外一種如果你跟父母如果是對立型的,生了小孩之後兩邊都想在你的小孩身上證明自己是好父母,你的父母或公婆會想要在孫兒身上把他弄好、教對來證明給你看說你一輩子跟我的反抗都是不必要的,因為我教小孩的方式是小孩可以接受的,人家現在這個小孩(指孫子)就沒有像你當時那麼反抗,那你會很想去爭執告訴父母說這樣教小孩是不對的,你堅持要用你自己的方法,這就做不到一種退讓與溝通,這只是藉由小孩增加對立。

教養小孩是非常非常大的福氣,因為小孩是不可知的未來,他們擁有一切的潛力,但是透過小孩,我們是不是能夠也療癒自己沒有完整的成長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D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